法库县刘丙堡村:党建引领真帮实扶
法库县刘丙堡村:党建引领真帮实扶
“泥水路”变“水泥路” 越走越宽幸福路
法库县卧牛石乡刘丙堡村位于法库县域西35公里处,地处偏远,经济薄弱。2013年,全村689户中有114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3240元,被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多年来,村两委班子与中天证券、苏家屯区政府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密切配合,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到2016年末,全村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村成功摘帽。日前,记者走进刘丙堡村,看到如今的村庄产业兴旺、设施完善,村民的小康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党建引领脱真贫
“别看现在是‘水泥路’,之前可都是‘泥水路’,出租车都不愿意来;我们村还是贫水区,地势低的地方还行,高的地方就没水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周钺介绍,针对刘丙堡村硬件设施落后、村民生活不便的情况,扶贫工作队积极向上争取帮扶资金,帮助刘丙堡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自2011年至今,苏家屯区政府累计投入351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洋井水”到“自来水”,如今的刘丙堡村已实现了安全饮水,硬化路面全覆盖,村级卫生室、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一应俱全,驻村扶贫工作队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发展优势,引领刘丙堡村走上了美丽乡村蝶变之路。
产业带动真脱贫
精准脱贫,产业为先。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队多次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发展豇豆、辣椒等经济作物和猪牛羊养殖项目,并为贫困户争取产业扶贫资金。截至目前,全村有400多户参与了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总种植面积达3000亩,每亩地每年可增收1500到2000元;养殖业方面,全村猪牛羊存栏量达到5300多头。“除了项目补贴,我们还定期组织防疫和培训,确保村民养得活、养得好!”周钺说道。
2017年,中天证券和市扶贫办各投入20万元在刘丙堡村发展光伏发电项目,2018年实现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所获收益全部用于建档立卡户分红。2019年,刘丙堡村人均收入已达14500元,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稳定脱贫不返贫
“建档立卡户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不在少数。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实行党员干部包户、结对帮扶,低保兜底;有劳动能力的,就靠产业拉动,鼓励他们勤劳致富。”谈话间,村会计林玉双带着记者来到了脱贫典型秦宝文的家中。
“治病的时候村里的党员干部没少帮我,林会计还借了我5000块钱呢。”秦宝文回忆,2013年,家中本不富裕的他被查出了食道癌,最困难时欠下了十多万的外债。2014年,秦宝文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情况的扶贫干部不仅在秦宝文治病时慷慨解囊,更在他病情好转后为他讲解扶贫政策,鼓励他脱贫致富。痊愈后的秦宝文养了4头牛并成功申请了项目补贴,还担任了光伏发电项目提供的管护公益岗,再加上原有的21亩地的农业收入,秦宝文在2015年末就成功实现脱贫,现在他的家中共养牛12头,不仅早已还清了外债,家庭人均年收入更是超过了1万元。“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秦宝文激动地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曲俊铮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辽宁:明年2月1日起危害古塔安全最高罚3万元
- 辽宁着力破除商务楼宇宽带接入独家垄断
- 法库县刘丙堡村:党建引领真帮实扶
-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辽宁省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等12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 关于《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 生态优先 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辽宁各地热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
- 持续转变作风 汇聚振兴力量——八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 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大连市纪委监委通报三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 辽宁省创新宣传形式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 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依靠科技创新 提升钢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 辽宁全省法院进一步规范办事办案服务行为
- 中央主要媒体集中报道辽宁省创新形式向基层宣讲五中全会精神
- 刘宁在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和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调研
- 促进共同富裕 提高生活品质——七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 借力借势 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宁省各地热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
- 《辽宁省古塔保护办法》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沈阳提出“十四五”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 辽宁国企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工作
- 孙智孝等10名同志(群体)获“辽宁好人·最美职工”称号